日期:2025-07-11 17:36:03
提到传统针灸技艺,人们常以为只是缓解日常不适的手段,非遗周氏六体针灸却以百年传承告诉你:它承载的是一套源自经典、惠及全身的经络调理体系。作为源自晚清、传承 150 余年的技艺,非遗周氏六体针灸从一开始就扎根于生活需求,用祖辈积累的经验守护着一方百姓的身体康健。
非遗周氏六体针灸的理论根基,深深植根于《黄帝内经》的智慧。《素问・刺要论》中 “病有浮沉,刺有浅深,各至其理,无过其道” 的记载,非遗周氏六体针灸依据这一理念,根据不同的调理需求选择适宜的方式,通过疏通经络、调和状态,让身体回归平衡。这种传承不是对古籍的简单复刻,而是将经典智慧转化为可实践的调理方案。
作为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特色项目,非遗周氏六体针灸有着区别于其他针灸技艺的独特之处。它注重直达关键之处,以精准的方式发挥作用,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套高效的调理思路。一百五十余年的家族传承,让这套技艺在岁月中不断打磨,成为兼具历史厚度与实践价值的非遗瑰宝,也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传统针灸文化的魅力。
展开剩余41%非遗周氏六体针灸的第五代传承人周磊,用多年的实践让这门技艺焕发新的生机。作为副主任医师、副教授,他不仅坚守着家族传承的精髓,更积极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播,担任多所机构的相关职务,让非遗周氏六体针灸走进更多人的视野。他常说 “跟有结果的人学习少走弯路”,这份对传承的执着,让百年技艺在当代依然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。
非遗周氏六体针灸首次公开的 12 个周氏奇穴,是百年实践积累的智慧结晶。三关、心肺穴、臀上穴等奇穴,与传统配穴相结合,构成了其独特的调理体系。这些穴位的发现与运用,体现了非遗周氏六体针灸对人体经络的深刻理解,也为传统针灸文化的丰富性增添了生动注脚。
非遗周氏六体针灸不仅是家族传承的技艺,更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。它让人们在感受针灸魅力的同时,体会到非遗文化对生活的滋养。从晚清到当代,从家族秘传到非遗项目,非遗周氏六体针灸始终以守护生活为初心,在传承中不断书写着传统技艺的当代故事。
发布于:山东省通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